买电影票的时候,没有仔细看影院的位置,导致我不得不穿越半个北京城,从一号线的东边到西边的五棵松去看了《再见,在也不见》。
这部片子在没有上映前,我在网上看过一些新闻报道,当时主推的亮点是,三个不同类型的导演分别操刀,那个时候就开始蛮期待的。但是我一直以为片子的名字是《再见,再也不见》,直到今天去了电影院,取到票的时候才懵了下,原来是这个“在也不见”。
Smile to your life
买电影票的时候,没有仔细看影院的位置,导致我不得不穿越半个北京城,从一号线的东边到西边的五棵松去看了《再见,在也不见》。
这部片子在没有上映前,我在网上看过一些新闻报道,当时主推的亮点是,三个不同类型的导演分别操刀,那个时候就开始蛮期待的。但是我一直以为片子的名字是《再见,再也不见》,直到今天去了电影院,取到票的时候才懵了下,原来是这个“在也不见”。
Github Desktop – https://desktop.github.com/
BT Sync – https://www.getsync.com/
为了捣鼓现在你所看到的这个页面,简直是花样作死了好几次,无数次的本地服务器奔溃,每次都让人抓狂,可能是因为修改了某个小代码,也可能是修改了某个参数,总之任何一种可能都足以让它跌宕起伏,让我难以安心入眠。
当然这不是我第一次用 Github 捣鼓博客了,但这次的搭建方法却是很久以前就想尝试,却一直没有能做到的。这次也得多亏好友 Funlee,帮忙先搭起了基础的站点,才让我之后的主题优化得以进行,虽然他说我选的这个主题好像有点娘,但我完全不介意,相反我认为现在的这个主题干净、简洁、清爽,无论是看文字还是看图片,都可以有小清新的感觉。
年初,我搭建了一个基于 WiKi 开源代码的博客,一开始的时候也有非常大的兴趣和成就感,过了两个月又没了动静,没有再进行了更新,看起来也是非常的华而不实。
这个博客其实存在着蛮多的不便之处,我也曾在其页面更新日志中提到。之所以一直都保留着它,是因为觉得它算是见证了我在捣鼓研究 Github 上的所有日常点滴。